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业资讯  > 正文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中工网     时间:2023-08-27 10:56:01


(相关资料图)

2023年6月26日,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给云南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回应挑战、破解难题,直接关系到云南能否落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目标、根本任务,直接关系到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进程能否在云南得到顺利推进。为此,应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工作格局,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加强新时代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武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根本要求作出重要论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要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遵循,需要我们学深悟透、扎实践行。

完善新时代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顶层设计。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首先,云南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承担着新时代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责任,要围绕这一主体责任的落实,完善高校自身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顶层设计,主要包括:进一步明确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工作一盘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权责统一”为原则,进一步明确高校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职能部门,构建工作联动机制;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系统性、融合性;等等。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还需跳出大学看爱国主义教育。为此,要建立广泛性、全覆盖的爱国主义教育领导机制,对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等的爱国主义教育职责予以明确;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协同思维,从全社会层面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要明确不同社会参与者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职责与任务,发挥好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要制定实施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的评价标准与奖惩举措;等等。以此形成全社会、全过程、全方面参与、支持、配合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局面和氛围。

建强新时代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师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明确了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严把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入门关,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师“讲道理”的能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适应性。

全方位构建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格局。一是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和鼓励教师挖掘各学科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学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三者的有机融合。建立爱国主义教育相关课程联动机制,在进一步巩固和发挥好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协同发挥专业教育课、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课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和效能叠加,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全课程协同育人。二是充分发挥云南的红色资源、红色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依托各级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按照“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思路,组织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丰富“第二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传承好红色基因。结合云南实际,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扎西会议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故事、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等,使大学生近距离感受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三是发挥新媒体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互联网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实时性等特点,如善加利用,则能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云南高校应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利用互联网的积极元素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探索“互联网+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形式,打造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空间,推动在互联网新媒体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普及、创新及效能提升。四是发挥好仪式礼仪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善于用仪式庆典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传统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势。云南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结合素质教育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向大学生普及中华礼仪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重要纪念日、重大节庆日等礼仪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

在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爱国主义是不可或缺的理性自觉和情感共鸣,体现在实际行动层面,就是要为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发展目标而顽强奋斗。在党和国家持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的现实背景下,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可谓正逢其时。

(陈克清,作者系云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云南日报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