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业资讯  > 正文
农民手艺人,撑起网红打卡点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3-07-29 15:07:53

“然翔园”民俗博物馆,是位于怀化旅游“金三角”之一的黔阳古城的网红打卡点。曾有5位日本游客出价1200万元,想买走这里所有的棕编傩面具,被它的主人杨汉明婉拒——


(资料图片)

农民手艺人,撑起网红打卡点

口述:杨汉明 整理:罗艺瑶 李林雷鸿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爆全网,掀起了一边看电影、一边带着唐诗去旅游的热潮。而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中的芙蓉楼,就位于怀化旅游“金三角”之一的黔阳古城。

电影的火爆,也将这座千年古城推上暑假旅游打卡地。黔阳古城除芙蓉楼外,还有不少网红景点。毗邻西正街上的老窨子屋“然翔园”民俗博物馆,就是网红打卡点之一。

今天,该馆的主人杨汉明,来说说他的故事。

初尝甜头——手工艺品换来了糖果

我叫杨汉明,1966年出生于新晃侗族自治县,是巫傩文化第二十三代传承人,也是棕编傩面传承人,从事棕编技艺已有35年。

别人问我是干啥的,我回答,我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小时候,时常看到父亲在用棕绳编造出一些当时我看不懂的手工艺品。出于好奇,我便偷偷琢磨,别说,我的手还真巧。

12岁那年,我用棕绳编造了一把玩具手枪。拿在外面玩时,玩具手枪被同村的一个小伙伴看中了。我看到他手里拿着糖,于是我们达成协议——我给他玩手枪,他给我糖吃。

棕编手工艺品还能换吃的?后来,我越发积极地做各种手工艺品,很多时候会换来吃的,偶尔还能换来钱。

有一年,我家遭遇火灾。关键时刻,我抱出了一岁的女儿和爷爷留下的一些关于巫傩文化的书籍。

为了生活,我带着女儿背井离乡谋生活。

我带着女儿来到芷江。一户好心人得知我的经历后,给了两个竹编做的四方盒。也就是这两个手工艺品,让我萌生继续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的想法。

期间,我在芷江做过砖厂的工人。闲暇时,我会用棕丝编造一些手工艺品、雕刻根雕艺术品来补贴家用。

由于我的手工艺品做工精细,看上去很精致,一出摊就引来不少人围观。

(杨汉明在介绍他的傩面俱。)

古城创业——玩出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2005年,在朋友的邀请下,我来到黔阳古城创业。

初次来到黔阳古城,我就深深爱上了这里。踩着老街的石板路,沿着斑驳的古墙,品味市井的烟火气。黔阳古城,有着属于自己的风华与气质,更有唐代“七绝圣手”王昌龄在这里写下的不少名篇佳句。

我认定,我的下半辈子就在这里了。

“我要靠自己双手,在这里奋斗改善生活条件。”我对自己说。

于是,我将一栋破旧院子打造成一处民俗馆,取名为“然翔园”。

在馆内,我摆放着自己多年来创作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将这里打造成古城独特的旅游景点。

我既是“然翔园”的主人,也是讲解员。

眼前这幅棕编傩面具名为“食神”,宽2.4米,高3米。我花了128天,亲手用了7826米棕丝才得以编织完成。每个面具,代表一个时代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对当时的社会有一定影响。民以食为天。在传说中,“食神”主管人类的粮食。细看该面具,可见额头上有一条蛇,其代表抓老鼠以保护粮食;面具的口是张开的,代表有粮食吃。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我也开始了网络讲坛,受众一度达十万人之多。如今,每天慕名前来观摩探访的游人络绎不绝。

更可喜的是,随着怀化市全力打造旅游“金三角”,来黔阳古城的游客越来越多。我的“然翔园”也日益变美,名声也越来越大,成为网红打卡点。

(“然翔园”民俗博物馆里的“三角犀”。)

婉拒巨款——爱国比钱更重要

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突破,市场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我越发认为,创作的灵感还得来源于中国文化,闲暇时我潜心钻研巫傩文化,翻阅《山海经》。

安江的高庙文化是最早的农耕祭祀文化,距今已有7400多年。棕编面具是古巫傩文化的一种人文文化工具。2016年,我凭借棕编面具《御诘雨羲》斩获第七届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引起众人关注。

御诘雨羲又叫“雨神”。该面具的嘴像一艘船,代表着风调雨顺;鼻子是四方形,代表刚正不阿;眼睛为天狼眼,代表着有智慧和团队精神;眉毛为蜈蚣眉,代表着强悍。

以棕造傩,是我家传之秘。一针一棕绳间,我便用双手将善恶、美丑注入其间。编造出的面具,看起来活色生香,有一种古典寓言的拙朴,似如高庙出土的白陶之上活下来的图腾,古意苍遒。

“孔夫子骑马,老夫子骑牛。”而我有一头长三米三的“三角水犀”,它的原型来源于《山海经》,是我用棕绳、铁丝等,花费227天时间创作完成的。想着让其展现得活灵活现,同时还能做代步工具,我就在它的底部安装了发动机。

制作完成后,我内心无比激动,便骑着“三角水犀”在古城内拍抖音。视频发出去之后就成了爆款,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询问,慕名前来旅游参观。

“我居住在北京,过段时间想来湖南旅游,顺便来黔阳古城参观你的作品。”“这太震撼了,能留下联系方式吗?我想来黔阳古城游玩。”网友纷纷这样留言。

5年前,曾有5位日本游客出价1200万元,想打包买走我的全部面具,并邀请我去日本传授棕编技艺,被我婉拒了。因为棕编技艺是中国的非遗,要保护传承下去。我认为,钱很重要,但爱国更重要。

记者手记:

步入“然翔园”民俗博物馆,一只巨大的“乌戈”傩神面具立现在记者眼前,各类傩面具近100副。辰河棕编技艺,系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馆主杨汉明是棕编傩面具技艺传承人,从事根艺与巫傩棕编艺术20余年,先后得到多名艺术家的赞扬。

杨汉明非常健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一些古诗词倒背如流。他曾多次为国内外友人现场讲解巫傩、上古传说和高庙史前遗存。一时之间,“然翔园”火出圈。

现在,游客从各地来到黔阳古城,都会到“然翔园”坐坐,感受那些藏巧于拙的妙思。

标签:

相关新闻

X 关闭

X 关闭

精彩推荐